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马连道茶人写真

精品 【梧桐散文】马连道茶人写真


作者:宁夏何老三 举人,3709.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3发表时间:2014-09-02 14:12:52

题记:“一心,两叶,三泉水,四月清明,五采茶,六两菁,七碗露,八分情谊,九巡盏,拾得茶馨荡园香”,这首茶歌,早就被北京马连道茶城的各位茶商熟稔于心了。他们在心中或默念或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做茶理念的时候,都会有别样滋味在心头。北京,是这些茶人的第二故乡,不仅使他们很多人从一个茶农升华为一个茶文化企业家,而且更教会了他们如何重塑一个自我。
   (一)四海同赏一轮月五洲共品满堂香
   ——记久福满堂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尚人
   自从华祖神农发现茶、茶圣陆羽升华了茶的文化与内涵,茶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使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长期受益于茶的呵护与滋润。久福满堂香茶叶有限公司经营的茶叶正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健康·绿色”的神韵,赋予茶人以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以茶寄情,以茶会友,陶冶情操,成就事业。
   创高品质一切从源头抓起
   北京久福满堂香茶叶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是一个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专业集团公司,拥有3大生产基地、13个子公司,年销售茶叶500多吨,产值超亿元。该公司已经成为福建省在京销售茶叶的状元,也是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主要的开拓者、组织者之一。原福建省省委书记项南曾为他们题下了“满堂香,香满堂,北京城里茶中王”的题词。
   提到这一瞩目的成绩,总经理高尚人特别动情:不仅它来之不易,而且因为北京人是他的老师,北京城是他的第二故乡。
   1989年,他和老爸高信坚、弟弟高晨生一起从福建老家来北京闯世界,这个茶农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北京挣他个万八千的。原本想着北京是个极好挣钱的地方,满地钞票,唾手可得。然而,他想错了!北京人的消费观念很理性,对品牌的忠诚度又特别高,让他们凭空认可满堂香很难。年轻气盛的高氏兄弟和他们的老爸一样,有着同样的不服输的性格,他们说,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不但要在北京站住脚,还要做大做好!
   有一件事,使高尚人至今难忘,那就是北京人的环保意识。
   那年,他接待了一位北京顾客,这位顾客张嘴就问:“这茶叶检验过吗,含铅量多少,是绿色无污染的吗?”一连串的问题,等于给高尚人上了一堂环保课。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一直引以为荣的茶世界:再按常规卖茶,不行了!
   这些,使得高尚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得用绝活!没有绝的,北京人不会移情别恋。那么,一个茶商,用什么绝活呢?得靠质量、靠靠环保、靠科技含量!这些,都是要从源头抓起的,也就是必须抓原料和生产基地建设。
   于是,满堂香抓紧了三大基地的建设。
   第一大基地是在福建省建立的自主原料基地。这个生产基地拥有自主产权的良种生态示范茶园3000多亩,公司带农户绿色茶园10000多亩,并建有6个粗精制茶叶生产车间,年生产能力为茶坯1500吨。
   满堂香的第二大基地是在福州和广西横县建立茉莉花鲜花种植和加工基地。公司不仅在福州有两处窨花车间,而且又在广西横县租赁了三家茶叶加工厂,实行定点加工,确保在伏花盛开期间大量加工窨花,以保证花茶质量好、香气浓、成本低,这可以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
   满堂香的第三大基地是以北京为龙头和辐射中心的北方销售网络。
   这三大基地的建设,实现了茶叶生产的产业化,完全满足了生产、销售的需要,为提高茶叶质量、降低成本,保证茶叶无公害、无污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起这三大基地的建设,那讲究大了,称得上是“四专管理”:专家考察、专人采摘、专门收购、专人加工。光是这项基地建设,满堂香就投入了相当一笔资金。
   建大市场靠伙伴联营靠诚信双赢
   茶这东西,讲究不少,学问也深。简单地说吧,同一品种的茶,根据产地、采摘时间、制作工艺等的不同,就能分成极品茶、上品茶和一般茶,不是行里的“虫儿”,谁分得清?把一般茶捯饬捯饬,再披一张好看的皮,说它是新茶名茶西湖龙井,卖您个千儿八百的,您上不上当?所以,卖茶在一定程度上卖的是良心,卖茶的不捅破了,一般消费者是喝不出来的。可那叫昧良心呀,满堂香不干这种事!不但不干,高尚人还把这茶叶的生产和加工用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确定工艺流程、进行危害点分析、采取控制程序。茶叶不但要经过筛选、炒青时要测量中心温度,还要严格检测它的铅、铜含量和农药残存。严格到什么程度?每次北京茶叶质检站的抽查中,“优”、“合格”就是标准。这些东西,您大都看不见,但满堂香的茶叶就是蕴含着这种千金难买的诚信精神,您说这茶叶,卖得不火吗?
   满堂香已经组建了福建省满堂香茶厂、福州市茶叶有限公司、福州市满堂香工贸公司、福州市满堂香宦溪茶场、福州市满堂香恩顶茶场、寿宁县满堂香茶厂等多家公司,并拥有北京各大商场、超市、茶庄为主体的销售网点100多个,同时还向外辐射到河北、天津、山东、内蒙、山西等地。
   让人称道的是,满堂香的网络式营销走的是“伙伴式”经营的路子,加盟者不收“进场费”、特许加盟费,只要您认可满堂香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思路及遵守满堂香的有关规则,您就可以成为满堂香的经营伙伴、好朋友,好朋友是不用交加盟费的。关于这种形式,满堂香总经理高尚人有自己的看法:连锁特许经营固然好,但是也可能出一些偏差,比如直营店和加盟店容易出现“亲疏之别”,最终会对品牌的形成与拓展产生负面影响。伙伴经营则不同,自由度很高,来去自由,更容易发挥独立经营的能力,更容易张扬个性,这正是茶叶经营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模子来经营,茶叶的灵活性就难在茶商的身上体现出来。茶叶是文化,文化可是多姿多彩的哟!唯有把茶叶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经营,茶叶的魅力才能发挥到极致。
   满堂香的很多经营伙伴都是这么慕名而来的。作过一两单生意后就成了伙伴和朋友,最后发展成了一个电话就能签一笔几十万元的大单!
   做高尚人口碑塑造好形象
   当前,北京市的茶叶经销商都快爆棚了,茶叶品牌的比拼也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就拿北京人最爱喝的茉莉花茶来说吧,那可是比拼最激烈的一个产品。
   茉莉花茶实际上是一个经过加工的绿茶,用绿茶和鲜茉莉花加工而成。它的口感好,清香中有茉莉花的香味,价格呢,又有高中低不同的档次,适合各阶层人士购买。
   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北方水质较硬,不够甘甜,喝纯粹的绿茶还有点喝不惯,得喝具有绿茶品质的新鲜茉莉花茶,尤其是福建产的茉莉花茶。
   建国以后最出名的花茶是福建和苏州两地所产的茉莉花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它们都是著名的花茶之乡。而截至到目前,茉莉花茶在北京销售名列前茅的,满堂香是数得着的。
   这茉莉花茶的加工,过去还真有问题,就是绿茶的成熟期和茉莉花的成熟期不同步。绿茶先熟先摘,茉莉花后熟,两者得放在一起加工。两种不同而又需要“密切配合”的茉莉花茶也经常因此而出现断档。北京城就出现过春节期间茉莉花茶断档的尴尬。
   满堂香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又在海南建成了一个茉莉花生产基地,一年四季都能采摘。这样一来,当年采摘的绿茶及时运到海南加工,再空运到全国各地销售,这这就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满堂香也成为京城最大的茶叶产销企业之一。
   满堂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产品品质和商业信誉已逐步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获得了很多荣誉,1998年被评为北京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全国茉莉花茶质量评比银奖,满堂香茗茶、茉莉毛尖、云雾茶、虎王牌金针王等先后获国家和北京市颁发的金奖、银奖、优质奖等,云雾茶还被北京茶叶质检站评为“无公害茶叶”。1993年,高尚人的父亲高信坚就注册了“满堂香”品牌,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在2003年新茶上市之际,满堂香为了配合马连道茶街的大发展,率先投资兴建茶街扩建工程,高尚人和几个股东搞了一个包括茶叶销售、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茶叶拍卖、餐饮娱乐等项目的大型茶城。
   满堂香茶品和总经理高尚人齐名,人如其名,正如马连道京城茶叶第一街茶叶同业会赵之谦所云:“满目青绿芳正浓,堂里堂外人气浓,香入心脾精神爽,茶趣结缘更多情。”
   高尚人并没有陶醉,他懂得“人叫人千声不语,货比货点首自来”的道理。他知道虽然中国已有几千年的饮茶历史,但茶文化的发展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他在马连道茶街开了三个店铺,消费者可以当场免费试泡试饮,直到您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满意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满堂香现在赢得了众多北京消费者和北京市民的口碑。前不久,一位家住通州的顾客,倒了三次车,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来到满堂香,他说:“我起大早,赶晚集,就是来满堂香看看,再买上一斤茶。我喝过你们的茶,味儿地道,价码儿也合适,以后我就认满堂香了!”
   高尚人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消费者对满堂香最好的奖赏!
   (二)从洪治到“鸿志茶叶”的变奏
   ——访瑞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治
   在京城茶叶第一街马连道甲6号,有一个仿古门楼的鸿志茶庄,门楼很有中国气息,雕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透着浓浓的文化韵味。主人洪治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过他学的是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和茶叶风马牛不相及。做茶叶他是半路出家,虽不是科班出身,但经营茶叶成绩斐然,被称为京城茶叶第一街安徽在京茶商中的领头羊。
   洪治企业的注册商标取谐音“鸿志”,意含鸿鹄之志。不知是因为他专业学得好,能把“洪治”和“鸿志”焊接在一起,还是因为自己在注册商标时抒发的一种豪气,把自己的名字和商标、经营理念,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儒商来自黄山脚下
   洪治的家乡在黄山(古称徽州)脚下,那里是八山一水半亩田,还有半分是瘦地的山区。深山中受战争影响小,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历来过剩,生活条件艰苦。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养七不养八,养八就要杀”,意思是父母只养孩子到七岁,八岁时小孩就要学会独立生活,帮助干家务活甚至农活。当地还有一句俗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小孩十二三岁就要被撵出家门,自己外出谋生。洪治的父亲十二岁小学毕业时,就曾独自到江苏常熟一家商行当学徒,自谋生路。
   洪治的童年是很苦的,喂鸡、喂猪、打猪草、做饭、上山砍柴等,什么都干。他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他是老疙瘩,但丝毫没有享受到老疙瘩的特权。洪治的父亲深知孩子没文化就没前途,所以对几个孩子要求特别严格。家里穷是穷,但他从来都无条件支持孩子上学。1987年,洪治在家人的期待中考上了甘肃工业大学(后来的兰州理工大学),1991年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化工公司氮肥厂工作。1992年7月,收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毅然下海去深圳,两年后洪治决定自己干。1991年10月,他同大哥合股成立了黄山德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洪治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生产经营黄山茶叶。从此,他和黄山茶叶、中国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立志要传承徽商传统,做一个新时代的徽商。
   1991年,洪治在北京成立黄山德大北京分公司,以北京为中心,开拓黄山茶叶在北方的市场。1997年7月,为方便在京的经营活动,成立了北京瑞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洪治任法人代表、副董事长、总经理。
   天道酬勤门外汉
   洪治来到北京后,先在五棵松租了两间办公室。当时,他缺项太多了:没有本钱,不懂茶叶知识,不懂企业管理,没有一个客户,不了解市场需求,产品没有人认。他和手下的两名业务员对北京城区进行地毯式推销,凡是茶店、茶庄、商场,都进去推销,到过的街道用红点在地图上标出来。当时,他负责开拓长安街以南的业务,他早晨坐地铁出来,背着样品一条街一个巷子地跑,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上门去宣传。但是,有些单位连大门也进不去,就是死皮赖脸进去了,也没人理你。洪治想了一个最笨的法子,给有关茶商发函,直接从黄山寄茶叶给他们。这种不经过同意就直接发货的荒唐做法,惹怒了不少单位。有的让洪治把货拉走,并诘问洪治:“有你这么做销售的吗?”还有一个单位从箱子里掏出几斤茶叶当运费,剩余的又原封不动地发回黄山。可是,还是有一些老字号茶庄和商场把货留下来销售。洪治算了一下,成功率居然达到了将近40%!,当初的客户,有一些和洪治一直合作至今。现在看来,洪治当初的做法是笨了一些,但他说只要你努力去做,多少都会有收获的!
   让思想和责任成为“鸿志”的双翼
   今天的“鸿志”茶叶,已和“名牌”两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为了保证“鸿志”的质量,每年洪治都要深入生产第一线一个月,并分析市场形势,对上一年的生产进行总结,吸收各地名茶加工优点,不断调整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年年不断提高。

共 1593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茶似乎情有独钟,看过不止一篇关于中国茶的文字。这是一篇关于北京马连道茶叶第一街的文字。二十世纪50年代,北京市茶叶加工厂落户于马连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众多南北茶商发现了此地蕴藏的巨大商机,纷纷进驻该街,马连道茶叶市场初步形成。2000年,马连道茶叶市场被北京市商委命名为“京城茶叶第一街”,并被北京市评选为当年“十大特色商业街”。从此,马连道地区茶叶贸易翻开了崭新一页,成为宣武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以茶叶特色为龙头的马连道,已逐步成为华北地区茶叶贸易中心,其辐射范围远至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作者用详尽的笔墨给我展示了这条富有特色的茶街。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03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09-02 14:13:35
  三哥对茶叶特有研究。
回复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9-02 15:52:25
  铁鹰老弟,谢了!这是我帮人家写的几篇文章,当时是为了养家糊口。
2 楼        文友:诗词        2014-09-02 17:02:57
  茶,
   底蕴,奇葩。
   源久远,络中华。
   清心涤性,韵雅盈佳。
   胜凡尘百草,羞岭陌千花。
   天下只应独我,世间惟具无瑕。
   兴唐始宋结宗教,天下茶人是一家。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9-03 08:51:31
  祝贺何社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